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厌学装病逃避学习,智慧父母试试这样做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厌学装病逃避学习,智慧父母试试这样做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些孩子把手机游戏放在第一位,而对于学习则是能偷懒就偷懒,能少学一会就少学一会。
就像有一个妈妈抱怨道:“孩子放学回到家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机开启游戏人生,一旦开始根本就停不下来。作业不催他就不会主动去写,催一下回应一句‘知道了’,可就是不去学习,我多说他几句他还发脾气,反正对于学习他是能拖就拖,经常拖到晚上9点多快10点才开始写作业,有时候写到大半夜还没写完,他就倒头睡觉,第二天就说作业没写完不敢去上课,真是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好?”
孩子一开始的小问题如果家长没重视起来,并且采取正确的管教方式,很快问题就会发酵变大,到时候再想来解决问题就会更难。
有个家长在私信详细反馈了自家孩子的状况,从一开始的作业不认真写,到后来时常肚子痛请假不去上课,往后发展到连学校的期末考试也不参加,直接待在家里哪也不去,每天就玩手机看小说;按这位家长所说,自己打也打过,道理也讲过,孩子就是好一段时间又开始回到老样子。
不得不说,无论是我们直接去矫正孩子的行为,或是没收孩子的手机,都无法真正从思维上解决孩子的问题,都无法真正帮助孩子获取学习的动力!而只有从思维下手,孩子的问题才能得以从根源上解决。
那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点,我们一定要从方向上进行矫正。什么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如何在现实生活当中用我们父母所掌握的资源去不断地替换孩子玩手机的快乐。
换句话说,我们父母一定要用快乐的加法,不要用快乐的减法。快乐减法我们告诉孩子“你不能再继续玩手机了”“你不能再继续打游戏了”“你不能再继续熬夜看小说了”......
尽管我们父母说的这些话都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对于孩子来说,玩手机,看小说,打游戏给自己带来了快乐,而我们阻止他去获取这种愉悦感,孩子的心情肯定是不爽的。情绪一糟糕,他又会通过虚拟世界、网络和游戏等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美国著名家庭教育治疗师萨提亚在其著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一书中写道:
“我们关注的重点从来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通过增加些觉察、了解、证实和体验,让别的事件得以发生。”
孩子的生活如果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那自然也只能通过玩手机打游戏的方式来放松自己,而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寻找更多感兴趣的事物,例如野餐、爬山、打球、画画等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那么他玩手机的时间也相对应会减少。
最后告诫父母一句话:追求改善而非完美。孩子玩手机、打游戏的时间如果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并且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那就不算是沉迷手机游戏;而对于一个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我们父母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止损,不要让孩子愈加沉迷,做到这一点,我们就算是成功了第一步,接下来,再去通过“快乐加法”等方式去减少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