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中国9500万人正被抑郁症困扰,却只有21%的人在求救……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中国9500万人正被抑郁症困扰,却只有21%的人在求救……
每天早上醒来的那一瞬间,你的感觉是什么?
可能是元气满满,也可能是按掉闹钟大呼困成狗。但不管怎样,你都会觉得,这是生活里的新一天。
可有一些人,他们的感受并非如此。他们的早晨一睁眼,全身每个细胞都被焦虑点燃,很沮丧自己依然活着。
“我还活着!上天啊,这件事总是一再地发生!”——他们是抑郁症患者。
前几天,《我爱记歌词》领唱、歌手海峰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生前的好友透露,他多年来一直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抑郁症,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高频、常见的话题,然而它真的是一个无解的话题吗?
9500万人抑郁,只有21%的人在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抑郁症:一只黑狗。
“请想象有一只黑狗,紧随在你的身边。任何人看到都以为它是一只再寻常不过的动物,然而只有你知道这只黑狗的不寻常之处——它以摄取你的所有情绪为食。
你不知道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跟着你的,你只知道自从发现它在你身边之后,你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变得暗淡无光、模糊不清。
你的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那只黑狗的身影,它已经长得太高太大以至于你被压得喘不过气。你的睡眠不再规律,时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时而昏昏沉沉、久睡不醒。你悲痛欲绝,甚至于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抑郁症这只黑狗,折磨着许多人的生活。有人会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矫情病,是当代人给自己坏情绪找的借口,事实上,抑郁症已经是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共有大约3.5亿人(占全球人口的5%)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
根据2019年北大团队在《柳叶刀》子刊发表的研究,中国患者超过9500万。这意味着,约等于每16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人在被抑郁症侵蚀生活。
而根据2019年我国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高达6.9%。
如果在全网搜索抑郁症,我们得到的往往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面对这些数字和新闻,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抑郁症很普遍。
但等等,还有另一组数字:
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在中国,由于精神健康领域医疗资源不足,抑郁症等精神健康疾病识别率仅有21%。
这意味着,还有近八成抑郁症患者没有被“发现”,能得到专业的医学、心理学帮助和治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这组数字又告诉我们:抑郁症很常见的同时,却只有很少的抑郁症患者会选择求助。
为什么?
在抑郁研究所发布的《2020抑郁症患者群体调查报告》中,2231位参与调查者中,52%的人表示在陷入抑郁时,很少有人能帮助自己。
而在“使你的病情恶化的因素”这一项中,出现最多的是“家人不理解我的病情”和“家庭不和谐”。
同时,患者觉得自己病情得到好转的首要原因,也是“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
所以,当我们身边的人患上抑郁症之后,我们要如何对待他们,才能帮他们脱离泥沼?
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家人、爱人、朋友……那些最亲近的人得了抑郁症时,我们往往会“关心则乱”。
“我理解你的感受……”
“每个人都有伤心难过的时候……”
“加油,你努努力就一定好起来的……”
这些话语被说出口时,都是带着善意的,往往却很难给抑郁症患者以真正的安慰。比起同情心和毫无原则的鼓励,他们更需要的是同理心,以及陪伴。
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就讲述了一个很好的陪伴视角。
妻子小晴是一个宅家懒散的漫画家,丈夫髙野干夫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上班族。影片的开头,丈夫出现了抑郁症的症状,在医生的诊断下,确诊了抑郁症,开始吃药治疗抑郁。
而在这个过程中,小晴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关心着他。
比如,当丈夫痛哭,觉得自己睡午觉对不起社会时,小晴教他如何舒服地睡午觉,陪他一起四肢懒懒散散地摊开在地上;
当丈夫看着他们养的爬虫igu是冷血动物,感叹说“我也想成为爬虫类”时,小晴把丈夫的手放在自己的胸膛,和他说:“变成爬虫类就没有这么温暖了哦。”
在这部影片里,除了专业的医学治疗,身边人的陪伴和付出也是让抑郁症丈夫能够一点点好起来的重要原因。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